首页 | 中心概况 | 中心动态 | 中心团队 | 人才培养 | 政策法规 | 学术交流 | 科学研究 | 产业动态 | 社会服务 
热点文章
· 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研究中心团队
· 喜报!我中心所报课题获2021年
·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
· 用红色旅游助推乡村振兴
· 红色旅游目的地TPI指数强势增
· 实景娱乐成文旅融合趋势下新风
·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实践动力
· 打开演艺“新视界”
· 城市更新中需保护文化场域
产业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产业动态>>产业动态>>正文
7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获正式授牌
2021-05-24 14:23 郭人旗  中国文化报 审核人:

5月19日至20日,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主办的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经验交流活动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举行。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王晓峰出席并讲话。

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进程中,坚持整体性保护是一项重要原则。自2007年设立我国首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以来,全国已设立23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其中,有7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于2019年通过验收,正式成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十四五”时期要建设30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首次被写入国家规划。

王晓峰对近年来各生态保护区建设成效表示肯定。他指出,要贯彻落实《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坚持保护优先、整体保护、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理念,在保护非遗的同时对其得以孕育的文化和自然生态环境进行区域性整体保护。要加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重点工作和建设工作力度,夯实主体责任,加强统筹协作,强化监督考核,边干边总结经验,坚定文化自信,提高非遗区域性整体保护水平,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而共同努力。

交流会上,王晓峰为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等通过验收的7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和新设立的河洛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景德镇陶瓷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授牌。来自以上9个生态保护区的代表就近年来的建设工作成绩、经验及存在问题和建议作交流发言。与会人员围绕相关主题进行了交流讨论。

活动期间,与会人员实地调研了武陵山区(湘西)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感受了当地民众广泛参与文化生态保护的浓厚氛围。


附:获正式授牌的7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名单

1.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

2.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

3.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区

4.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四川省)

5.武陵山区(湘西)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区

6.海洋渔文化(象山)生态保护区

7.齐鲁文化(潍坊)生态保护区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贵州民族大学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研究中心      中心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贵州民族大学
电话:0851-8526785      邮编:550025